11月17日,法学院校友工作坊2020年第二期在青岛校区举行。本期工作坊邀请到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2015级博士研究生瞿灵敏和2016级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曹晟旻两位校友,他们以“学术之路修炼手册”为题分享了各自的心路历程。李道军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分享会。
瞿灵敏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学术研究经验。他认为若想在学术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要做一个有心人,大量阅读文书、积累实践经验,将自己的理论所学同实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为学术研究做好充足准备,对论文写作需要提前有所认识、有所准备。
曹晟旻就学术研究过程及职业发展谈了几点感悟:要学会阅读、理解、观察、分享、反思,以培养自己的知识架构,为自己未来的学术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尽早树立自己长期研究的方向以及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与谈环节中,与会人员围绕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进行了热烈互动。瞿灵敏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研究领域的选择”的相关困惑,他认为在领域的选择上,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并有具体问题的细化。曹晟旻就职业选择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认为不能只是看到薪资待遇,还要看到职业背后的价值。李道军就相关问题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使各位同学对于学术研究的职业发展以及相关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嘉宾介绍:
瞿灵敏,山东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2015级博士研究生。2018年提前一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7月入职重庆大学法学院,期间挂职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2019年11月起任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英才工程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硕士博士期间曾在《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论坛》《东方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网等转载。曾获校长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三次)、五四青年科学奖(三次)、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并当选山东大学杰出青年(文科唯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分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曹晟旻,山东大学法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已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课题,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优秀奖、第十二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三等奖、第五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优秀奖、2018年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年度人物(学术科研类)以及第四届、第七届和第十届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等荣誉。
文/陈悦敏
图/牟浩杰
审核/邹永厚
编辑/左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