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法学院举办“新文科视域下文化遗产范式与法律的二元互动”青年学者学术沙龙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14        阅读量:

6月10日,2023年度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新文科视域下文化遗产范式与法律的二元互动”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华岗苑北楼三楼会议室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由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人文社科研究院与法学院联合资助,法学院刘浩副研究员发起与召集,线上线下共邀请了12位国内文化遗产领域的青年学者、实务专家与专业人士,围绕沙龙主题,立足于文化遗产法学,辅之以国际法学、文化遗产管理学、博物馆学、法律史、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为学科视角,聚焦文化遗产在不同学科中的前沿问题与研究动向,展开文化遗产法学术交流,助力共推跨学科多维互动。



沙龙伊始,召集人刘浩副研究员对线上线下与会嘉宾的参会表示感谢,并从文化遗产理论与法律实务的两个维度阐释本次沙龙的主题,希冀为国内相关学科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文博法制建设的教学科研机构、从业人员等提供一次有益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增进国内学界与实务界对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基本政策与道德伦理的理解,促进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与传承的法治化,推广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公众文化遗产权利的基本保障。

沙龙上午场系“文博法制建设”专题,由召集人刘浩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研究馆员彭蕾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前沿问题”为本次沙龙破题,她从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规定、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革命文物保护与立法以及文物活化利用五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既让与会人员从宏观视角了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变迁,又提炼与点拨出现阶段值得学界给予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前沿问题。

中国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四级调研员谷冉从文物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文物保护法的公法属性、以及文物保护法中的私法平衡三方面,从立法与修法视角切入,辅之以公私法协调,结合本年度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最新修订及其所涉问题做出了专业、详细的解读。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作珍带来了最新的案例研究,即“俄乌冲突下克里米亚黄金古文物诉讼案”。早在2014年2月初,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前,四家克里米亚当地博物馆的斯基泰黄金收藏品(约2000件文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展出。同年8月,荷兰博物馆决定,在法官作出判决或双方达成协议之前,不得将展品转交给乌克兰或克里米亚。2021年10月26日,荷兰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裁决,本案中所涉展品应当转交乌克兰。2022年1月,克里米亚博物馆向荷兰最高法院提起上诉。经过审判,2023年6月9日,荷兰最高法院宣布,维持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的裁决。在本案基础上,刘作珍副研究员对所涉争议焦点、展览租赁协议中的法律问题、文物返还之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对抗等,做出了阐释。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研究员钟鸣则围绕欧洲理事会《关于文化财产犯罪公约》展开分享,不仅就公约的基本原则、规制范围、缔约情况、主要内容等进行了客观评述,还就公约对国际文化遗产法律秩序的影响做出了研判。她认为,公约强化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人本主义转向、回应了国际文化遗产全球治理的立法刑事化需求、将进一步拉大文化遗产国际法治的地区性差异,亦将为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合作提供国际化的样本。

沙龙上午场的发言结束后,与谈点评人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胡秀娟就以上四位青年专家学者的发言做了总结陈述,并就部分问题发表建设性意见,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加深了与会人员就相关问题的理解。与会专家学者亦就参会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予以了细致地解答。



沙龙下午场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用”专题,继续由召集人刘浩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相继发言。敦煌研究院科研管理处杨雪梅副处长为大家分享她和她的团队的最新研究:“敦煌文物数字资源确权与授权管理体系”,对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中的版权问题即确权、侵权与维权等予以了逐一讲解,并明确提出以学术为基础、技术为手段、艺术为目的的未来发展与协作方式。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胡姗辰博士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与实践”为题,同与会人员分享了本国世界文化遗产法制体系建设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并就中国如何深入落实《世界遗产公约》的具体情况予之检视,提出在保持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确立有效保护管理体制、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区域的划定并给予专项保护管理规划,进而能够更好地对公众开放与合理利用,让与会人员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沈辛成博士,对“工业遗产历史叙事中的技术元素与法律支撑”展开了解读,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对比国内个案上海的情况与英美工业遗产保护等进行客观思辨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技术文脉”两种走向的新路径,为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馆员孙华勇老师对文物进出境以及各省市落实标的审核等问题,提供了山东博物馆的经验,并对文物进出境法律规制的历史变迁和脉络进行了全面、详细地梳理,亦对当前的山东省文物进出境的实操情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予以了回应。

沙龙下午场的发言结束后,与谈点评人厦门大学法学院钟慧副教授对下午场各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主题交流和总结,并就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问题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接着,胡秀娟副教授针对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具体问题、刘浩副研究员就打击非法贩运文物等议题,同线上线下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交流和探讨。



召集人刘浩进行了沙龙总结。他认为,本次学术沙龙具有跨学科、跨时空、跨行业、跨虚实的多重特点。沙龙围绕新文科视域下文化遗产范式与法律之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对进一步凝聚业界同仁们的智慧、达成共识,推动构建科学的文化遗产法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我们文化遗产法学科也应当有所思考、有所回应、更应有所作为,过去我们往往在传统法学部门法中耕耘研究,忽略了文化遗产等领域法学的教学研究,此次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正是一次积极、有效的回应,并再次感谢线上线下与会专家学者的分享与交流,欢迎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再次莅临指导,为同学们提供思想交流与学术互动的机会。


文 | 姚家乐 刘方悦

图 | 姚家乐 刘方悦

审核 | 董雪梅 刘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lawschoolwangzhan@163.com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邮编266237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邮编250100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lawschoolwangzhan@163.com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邮编266237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邮编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