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范进学:深耕理论法学的笃行者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21        阅读量:


[人物名片] 范进学,山东大学法学院1983级本科生、1995级硕士研究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孜孜不倦求学路,上下求索砥砺行

“纵使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中学时代的范进学曾多次走进高考考场,数次的折戟沉沙并没有使其放弃自己,反而愈挫愈勇,怀着守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信念一路坚持,终得以结缘山大、踏入法律之门。岁月荏苒,沧海桑田,而今师兄已然成长为法学理论学科的带头人,深耕学术沃土、勇立时代潮头。坐在相约访谈的咖啡厅里,伴随着优雅的轻音乐,氤氲着浓浓的咖啡香,范进学将几十载光阴娓娓道来,一个才思睿智、坚强沉毅的学者形象愈发清晰立体。

谈及初到山大的时光,师兄表示,那时图书馆常常“一座难求”,他总是在晨光尚且熹微时便奔向图书馆,沉浸在卷卷书香中,反复研习课堂笔记、广泛阅读课外文献。每每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即使普通话说的“大家都听不懂”,范进学也会及时向老师请教,求知之心浓烈可表。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师兄在本科时取得了优异的专业课成绩,成为同学眼中公认的学霸,因而也常被好友调侃为“范教授”。无心的玩笑却催发出范进学留校念头的萌芽,本科毕业时,面对不同的就业选择,他遵从于内心的学术理想和对学校氛围的热爱,毅然选择留校任职。任职期间,有缘接触到众多学者,师兄总是毛遂自荐,主动参与学术创作,“在持续的法理学及各部门法书籍编纂的大量写作中,确定了对于理论法学的研究兴趣”。1994年,山大法学院设立宪法学硕士点,师兄把握机会、刻苦准备,成为徐显明教授指导的首届硕士研究生。

谈及恩师,范进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忆及昔日,徐老师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与他的学生们学术交流,在研讨过程中,师兄不断体验不同学科的思维碰撞,感悟理论法学的奥妙精深,由此迸发了其无穷的学术灵感。但当他把灵感付诸笔端时,却往往陷于研究瓶颈止步不前,此时,徐老师又会耐心细致地帮他分析问题实质,启发其推进研究进程,在文章完成时还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修改,标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在恩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下,范进学潜心学习,“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不仅多次参与徐老师主编书籍的撰写,还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师兄表示,“在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里,得遇恩师,潜心问学实乃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正是山大法学院给予他的自由徜徉学术的平台,为其之后武大的博士生涯、人大的博士后经历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


兢兢业业为人师,普法宣讲匠人心

2008年,范进学离开山大,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2017年被聘为长聘教授,2019年被聘为学校特聘教授,于三尺讲台,继续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教书育人,应常怀敬畏之心”,每次授课前,无论事务如何繁忙,师兄都会坚持“读、思、改、增、练”备课法,提前将授课内容细细研读,反复思考如何讲得更好,修改不合适的表述,增加新的理论或案例,辅以不断地演练。两个小时授课的背后是多天的课前准备甚至是数年的学术积淀。法理学授课时,学生往往感到无聊且烦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范进学反复琢磨授课方法,“以案例带理论”,从泸州遗赠情妇案中使学生感悟道德与法的冲突,从里格斯诉帕尔玛毒死祖父获遗产案中分析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位阶与应用……原本枯燥无趣的法学理论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师兄的讲授不仅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了抽象的法学原理,那些翔实的案例也大多都深刻地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范进学表示,“法学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经验主义、工具主义,而是要培养出具有法治理念、法律思想的专家”,为此“躬身力行,将教学理念融于点滴课堂,吾志所向矣”。

教学工作之余,师兄还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优势作用,于2017年受聘为农工民主党中央理论研究骨干,2018年受聘上海市宪法宣讲团成员。在大半年的时间内,他先后赴上海及全国各各地开展了七十多场主题为“2018宪法修改及对中国未来影响”的宪法宣讲,普及听众数万人。为了把知识讲深、讲透,范进学不断挖掘宪法修改背后的故事,比如在谈及为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序言中时,师兄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成长史谈起,讲其思想、立场与经历,内容深入浅出,让受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宪法修改更加深入人心。凭着有目共睹的卓越表现,范进学在2018年度宪法宣传工作中被评为宣讲团优秀成员,这更坚定了他坚持普及宪法的决心。“高校教师是宪法研究的主体,是传播宪法精神、弘扬宪法理念的使者。”道阻且长行则至,初心不忘志育人,作为宪法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师兄时刻谨记推进宪法宣传的义务,践行着知识分子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砥志研思精于法,学海波澜畅未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律学习浩如烟海,理论学科的晦涩艰深更是众所周知,范进学却总能在理论研究的朝乾夕惕、秉烛夜读中觅得乐趣。在研究法理与私法的关系时,他沉浸在古希腊古罗马的法理发展中肆意感触前人的智慧,流连在自由法学、目的法学、利益法学等众多思想中尽情领悟思维的碰撞,探究私法中蕴含的精深法理,以窥私法法理之窅渺为旨趣,最终层层剖析出法理与私法间紧密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勾连关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心向往之,即吾心安处”,在这份兴趣的驱使下,师兄逐步找到了研究方向:在法理学的抽象理论中深邃思索,领略“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与思想宝库”;在宪法学的原则与精神中孜孜以求,晓悟“法学体系之核心”,深耕不辍,让法学研究成为了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范进学表示,“漫漫科研路,兴趣仅是引路人,创新驱动方可行至长远。”宪法学界在讨论合宪性审查制度时,通常聚焦于国家层面上的制度审查,而党内审查却鲜有人问津。师兄充分把握党和国家的基本动态,多角度进行现实制度的实证考察,对当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给予了创新且精准的定位,提出了在中国建构国家层面与执政党层面二元并存的合宪性审查制度的主张。“做学术研究,断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持续的务实求新,探索推进,使师兄在法学理论的研究之路上成果斐然,迄今在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个人专著、译著及合著近20部,同时他也在担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及社科重点项目负责人、权威期刊论文的评审专家、农工党中央理论研究骨干,在法学理论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法学理论学科带头人,范进学对于学术研究颇有心得。他表示,要时刻关注时事政治与学术热点,具备问题挖掘意识、了解现有研究现状,“带着使命感与自信才能写出好文章”。谈及学科未来发展,师兄坦言近代以来我国法学理论领域大都“西学东渐”,特有的法治话语或方法极少,当前法理学及宪法学都面临着如何中国化的重大问题。为此,范进学始终坚持法治实践基础上的思想创造,他拓展了我国宪法解释理论研究,自2000年攻读博士以来即致力于该领域的学理与方法论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宪法解释理论的著作,被学界公认为我国宪法解释领域研究的主要代表学者之一。他撰写的《认真对待宪法解释》一书于2009年获得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45万字的《宪法解释制度比较研究》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的研究已趋于尾声。他开拓了权利政治理论研究,2003年出版了《权利政治论》,是我国较早研究权利政治理论的学者。他在宪法实施与监督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的充分肯定,由此而获得了2018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宪法实施、教育与监督研究”;同时推动并完善了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与机制的研究,他的研究基于中国国情,突出了合宪性审查制度的中国特色,起草的《合宪性审查程序法(草案)》,获得了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构建起中国自有的法学理论话语体系仍任重而道远”,范进学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立足本职、砥砺前行,通过“学术的力量”丰盈理论研究大厦,与众多学界同仁一起,为理论法学的繁荣群策群力,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lawschoolwangzhan@163.com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邮编266237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邮编250100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lawschoolwangzhan@163.com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邮编266237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邮编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