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紧密结合《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检察理论研究中心)、《中国检察官》杂志社、山东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加强对刑事涉案财物的公诉职责及其处置的法律监督职能”主题征文活动。
一、征文参考选题
1.加强对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法律监督
2.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法律监督
3.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法律监督
4.强化对刑事涉案财物的公诉职责
5.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中的权利保障与救济
6.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中的辩护与代理
7.协同完善刑事涉案财物集中统一管理制度
8.涉众型犯罪案件中的涉案财物处置
9.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中的数字赋能与大数据模型应用
10.刑事涉案虚拟货币等数字资产的处置
11.《刑事诉讼法》修改中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的完善
12.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其他相关问题
二、征文活动范围
本次征文面向全国检察干警和广大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工作者。
三、论文具体要求
1.论文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2.论文应紧扣征文主题,相关选题不限于以上“征文参考选题”,可根据实际内容设计具体题目。
3.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前瞻性,符合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无学术不端行为。
4.论文尚未公开发表,论文的正文一般在7000字以上,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查重的重复率应低于25%。
5.论文所涉案例应为处理结果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
四、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为二号黑体,居中;副标题为三号楷体。
2.作者所在单位及姓名标于论文标题下一行,居中,四号楷体。作者单位及所在部门、职务职称(均为全称)以注释形式在第一页下脚注注明,注释序号为“*”。
3.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至5个,均为四号宋体。
4.正文为四号宋体,全文单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
5.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编号用①、②、③……。脚注文字为五号宋体。论文末尾不列举参考文献。
6.引用以必要为限,同时不得曲解原作者观点。引用书籍格式为“王桂五:《论检察》,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引用论文格式为“王桂五:《检察制度与行政诉讼》,载《中国法学》1987年第2期,第32页。”引用报纸格式为“朱孝清:《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载《检察日报》2023年1月20日,第3版。”其他体例参照《法学引注手册》。
五、征文投稿要求
1.投稿论文形式:以WORD文档形式投稿,WORD文档命名格式为“论文题目+姓名+单位”。
2.投稿的邮件题目命名格式:“涉案财物征文+论文题目+姓名”。
3.投稿截止时间:2025年6月30日,以收到电子版稿件为准。
4.投稿附件要求:投稿邮件的附件应包括WORD论文文档、中国知网查重报告。
5.投稿邮箱:
lxrzhaoheng@email.sdu.edu.cn。
六、评奖与使用
1.征文活动结束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检察理论研究中心)、《中国检察官》杂志社、山东大学法学院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奖,并择优推荐在《中国检察官》等刊物或公众号上发表。
2.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检察理论研究中心)、《中国检察官》杂志社、山东大学法学院将根据征文情况适时举办实务研讨活动,邀请部分获奖作者参会交流发言。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检察理论研究中心):赵恒
联系电话:18660268317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
(山东大学检察理论研究中心)
《中国检察官》杂志社
山东大学法学院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