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法学院举办第23期(总第865期)海右论坛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23        阅读量:

11月20日,2025年第23期(总第865期)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于青岛校区华岗苑举办。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于江磊、张雪亭、李昶郴以“论文选题与写作经验分享”作学术报告。论坛由法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朱志娇主持,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傅爱竹与谈。



于江磊从论文写作的八个关键环节展开阐述。他强调选题要区分“热点”与“热闹”,应带着问题意识进行文献阅读,从理论层面提出对策。他讲解了摘要和引言的规范写法,建议善用AI辅助但保持独立写作,并提出严谨论证亦是衡量论文创新价值的重要标准。



张雪亭结合自身论文写作与发表经历,从知识输入、论文输出、研究工具、写作心态四个方面分享了经验。她主张通过广泛阅读拓宽视野,在精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清晰框架。此外,她介绍了实用研究工具的使用方法,并鼓励同学们在写作中保持积极心态,从容应对挑战。



李昶郴以“研究生如何解锁‘主体性’”为主题,勾勒了从“认势知己”到“借势成己”的成长过程。他建议同学们清醒认知自己与环境,进而通过积极行动将目标转化为成果,并从学术交流、生活平衡、心态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自我。



点评环节,傅爱竹提出应将自身关切与核心热点相结合,并就AI辅助写作等问题发表见解。提问环节,主讲人就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回应。



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致力于“弘扬学术精神,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术发展”。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拓展了学术新思路,在发挥优秀博士生朋辈激励、榜样示范作用的同时,为同学们传授了论文写作及投稿方面的有益经验。


主讲人简介:

于江磊,山东大学法学院2023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立法学、数字法学。在CSSCI(含扩展版)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张雪亭,山东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法学。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研究。在《银行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科技与法律》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李昶郴,山东大学法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师从崔立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科技管理等,博士在读期间共发表、录用论文9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4篇,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先后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博士生中期考核优秀奖等荣誉。


点评嘉宾简介:

傅爱竹,山东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律方法,司法制度,立法学,数字法学。在《现代法学》《法商研究》《学习与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文摘》多次转载。


文 | 杨菲

图 | 王一斐

审核 | 傅爱竹 董雪梅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lawschoolwangzhan@163.com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邮编266237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邮编250100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lawschoolwangzhan@163.com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邮编266237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邮编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