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服务人才强省会战略,积极推动法律服务、法学研究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7月9日,济南市司法局在山东(济南)法务中心举办“法润泉城 汇智赋能”济南市法律服务产学研协作融联体成立大会。山东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何旭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楚波、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韩永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强主持会议。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10家驻济高校分管负责同志、法学院院长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法学院院长周长军、副院长付本超应邀参会。

会议指出,成立济南市法律服务产学研协作融联体,是推动法律服务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突破传统一对一协作模式、有效激活聚合效应的有力探索,也是立足山东(济南)中央法务区高能级平台、精心培育法治人才的创新之举。融联体的成立将有效整合法律服务的实践优势、驻济高校的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标志着法律实践、学术研究、产业需求的深度协作进入新阶段,将为济南市乃至全省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上,济南市司法局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10家驻济高校签订了《济南市法律服务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律师协会、市公证协会等4家法律服务行业协会,10家驻济高校法学院,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协会、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协会等10家产业协会分别组建8个相关产业法律服务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基地,并进行了揭牌。

周长军作为参与高校法学院的代表作主题发言。周长军指出,在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法治人才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高校法学教育不仅需要理论创新,更需要实践赋能。融联体的成立,正是汇聚各方智慧、整合优质资源的创新之举,也是推动高校、行业、政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生动范例,必将开启多方共赢的新篇章。山东大学法学院作为融联体和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基地的参与者、建设者,将以本次融联体成立为契机,为法律服务产学研协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一是在法治人才培育上精准发力,依托融联体和研究基地,聚焦法治实践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通过“法学+产业”“理论+实务”交叉课程,推动人才培养与法务实践精准对接。二是在服务省会发展上担当作为,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涉外风险防控等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在营商环境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践行高校担当。三是在推动协同创新上贡献力量,与法律服务行业协会、产业协会及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学术交流、案例研讨等形式,推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助力融联体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文 | 付本超
图 | 会务组
审核 | 董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