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法学院老师马一博士在法学院101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的学术报告。马一博士从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一、现金流与证券化
马一博士首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现金流的起源。指出,在1262年的威尼斯要发动对热内亚的战争,通过战争达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这就面临军需供应品的问题,在缺乏军费的情况下,强制性的向国民借款,但战后获得的利润不是一次性给付的,一次性偿很难,就进行一定的抵押。市政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即税金,将债务打包,将政府借的钱以政府的收入做抵押,进行证券化,给予一定的利息。1262年,威尼斯发行了这种债券,将政府欠的钱以政府的收入做抵押,以债券的形式卖给市民,后来这种形式被广泛应用,延伸发展,现金流加证券的形式产生。
当代的美国,1980年以前的贷款都是由储蓄机构发放的,人均储蓄率10%,2001年只有1%,2006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储蓄率是-0.4%,也就是说美国的银行是没有钱的,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赚钱利润。通过证券化取得储蓄,成为房屋贷款的来源,上世纪90年代美国对证券化的形式进行了发展。贷款人找贷款公司协商,贷款公司直接找投资人协商。贷款公司将贷款以债券的形式发出去,贷款的利息给了投资人。贷款即产生了竞争性的利率,每个人就是自己的银行,每个人就成为自己的储蓄机构,整个经济链条的金融体系的运作速度就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