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校园动态 >> 正文

师者说 | 崔永东:导人向善 引人向上——关于教育家精神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24-10-16    作者:     来源:     点击:

关于教育家精神,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有一点认识应该是共同的,那就是导人向善、引人向上。此点自大教育家孔夫子开始发轫,后世历代教育家莫不如此。至于如何导人向善,在途径上或许各有所指,大多是好学、修德、躬行之类。

下面笔者不揣浅陋,冒昧提出几点自己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和思考。

一是家国情怀。孔子就提倡知识分子应当“仁以为己任”,即以实现仁道(仁爱之道)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反映了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在孔子思想熏陶下,历代有作为的教育家和知识分子都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时值近代,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中国教育家和知识分子又将孔子的仁道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相结合,高扬民主、科学的旗帜,积极有为,身体力行,努力将中国变成一个民主、富强和人道的国家。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理应弘扬此精神,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文明的国家。

二是独立精神。追求独立人格,强调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也是历代教育家的精神追求,因为只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才是知识和思想赖以创新的源泉。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应当坚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思想;在人格上也要追求独立,不能趋炎附势,更不能为虎作伥,而是应当挺直脊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三是自由思想。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他与王国维被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二。他在为王国维撰写的碑铭中提出“自由之思想”乃“与天壤而同久”的说法,认为这才是读书人应当追求的思想品格。显然,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和理论创新,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利于科技创新。因此,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不应当出现思想禁锢和言论钳制。在陈寅恪看来,教育家就应当追求和培育“自由之思想”,因为只有自由的思想才能推动思想的创新、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四是“事上磨练”。明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王阳明曾反复告诫求学者要坚持“知行合一”“事上磨练”,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与“事上磨练”同义,就是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因为实践不但出真知,而且会磨炼自己的心性和意志,养成一种稳定而成熟的精神力量,从而为事业的成功铸造强大的心理基础、输出强大的心理能量。

五是要有大格局。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历代教育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格局。大格局就是大境界,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在古代也被表述为“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是说有修养的人既能入世有为,又能超越俗世之外,追求一种“天人合一”式的大境界,从而不为俗务所累、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有大格局者必然站得高看得远,能见常人所不能见,发前人所未发。

六是要有定力。古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没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很难慎思明辨,也很难思虑恢弘,如此不但在学术上难有建树,在事功上也会乏善可陈。淡泊宁静的人说明他有强大的心理定力,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私利所困,从而更容易取得事业的成功。

总之,以上所言,大都承续和发挥历代教育家之精神,可以作为今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笔者愿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