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校园动态 >> 正文

访谈|“亦师亦友”访谈第四季:“广深至学,笃行得道”——访谈黄庆余老师

发布日期:2021-11-23    作者:     来源:     点击:

编者按:

为了展现专业老师的学业历程,分享老师们的宝贵经验,给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借鉴,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推出“亦师亦友”系列访谈活动。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黄庆余老师为我们分享他的感悟和经验。

黄庆余,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知识产权研究院,经济学学士和法学学士;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法律硕士和JD;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山东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公司法、经济法领域。

著作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互联网领域的私法化》、《纵向并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网约车的监管模式——基于公共运营商的视角》等等。

十余年上下求索,好问乐学、兴趣指引是黄庆余老师的不变心态,广泛涉猎、躬行实践是黄老师的良好品质。从学术研究走向教书育人,黄老师向我们展示出了一条他自己走出的法学之路。


好问乐学,不断求索

黄老师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均就读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的学习阶段让他学会独立生活,而北京大学的学习阶段则让他学会了独立研究。回首十余年来的求学往事,黄老师笑称自己用一种独特的“佛系”心态,来面对研究道路上的种种问题和困境。“对我而言,‘佛系’不是‘躺平’和‘懒惰’的借口,而是遇到困难时更加耐心、不慌不燥、‘不把困难放在心上’的一种良好心态。”入职山东大学法学院以来,黄老师在潜心教学的同学,更加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和满足。“每一堂课上,我都能切实感受到同学们对于法学学习热情认真的态度,体会到大家吸纳知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更欣赏同学们好问乐学的劲头。”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求学的道路上会有迷茫,会有困惑,会有很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只有带着一颗好问乐学的心才能走向学术研究的远方。


发掘兴趣,确定方向

正如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黄老师丰富的求学经历的途中也曾遇到过一个个十字路口,面临选择很多同学忧心忡忡、犹豫不决,而黄老师却能够做到坚定目标、毅然前行。这份坚定、毅然的背后是则是“兴趣”使然。

黄老师本科阶段选择了经济学和知识产权学两个学位进行学习。问到当初选择这两个学位的动机时,黄老师回答道,选择知识产权是因为对法学中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感兴趣,所以愿意去接触、去深入,去走进法学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奥妙;选择经济学则是受当下热点问题的吸引,希望学习到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决定读博后,黄老师又面临着选择研究方向的问题,再次以兴趣作为指引,黄老师最终确定以公司法和经济法为自己的研究领域。

通过黄老师的求学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兴趣”二字贯穿在他的每一次选择中,在迷茫中指明着前行的方向。由于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发掘了自己的兴趣,黄老师才能每一步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才会乐此不疲地投身于学术的研究。黄老师在此告诉同学们,要想有明确的方向首先就要深入的了解自己,对自己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白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能在人云亦云中迷失自我,学问合乎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E17DD


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法者,天下之仪也。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繁琐复杂的法律问题,黄老师坦言,法学的学习没有边界,积极涉猎更加广阔的阅读领域、拓展跨学科知识成为当代法科生的必然要求。在学习过程中,黄老师会通过经常性地阅读财经类文章来激发写作灵感,同时也建议政治学、经济学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法学生课后拓展的领域。“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好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主动阅读其他可能与法学产生交叉问题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才专于某个领域进行深思钻研,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经历过程。”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钻研学术要具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精神。在确立了公司法领域的发展方向后,黄老师便从未动摇,积极投身于他所热爱的学术世界中,日复一日,潜心钻研,读博期间发表了众多代表性研究成果。“唯有深入思考、认真学术、严谨研究,方能有所成长,有所建树。”黄老师如是说。学习之余,黄老师以参加休闲娱乐活动作为放松身心的方式之一,不仅开发了许多生活小技能,还在活动中结识了众多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朋友。“在和拥有各种各样生活经历的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发散了自己的思维,久而久之,看待事情的广度于深度也会随之改变。好的朋友是我一生的财富。”


躬行实践,力学笃行

写作是每一位法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而相应的,论文写作也是同学们一直以来较为关心的问题。谈起黄老师的几篇关于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等方面的论文,他说道,确定这样的研究方向是以在上课和读书中提到的想法为基础,加以扩展得来的。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本科生写作的困惑,黄庆余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学生写作论文可以去实地考察,而不只是阅读文献。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实地调研才能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抓住问题的根源所在。而这,也是黄庆余老师受到他的导师的影响后的亲身体会。

黄老师还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课外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据黄老师回忆,他当初选择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就读JD就是出于大三下学期一次偶然的夏令营经历,经过夏令营一周的学习,黄老师发现自己更倾向于夏令营中先自我研读书目再合作研讨的学习模式,就此确定了未来攻读JD发展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理论研究,要坐得住,在面对考核压力和竞争压力时,要更加心平气和。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发现自己知识点不足的地方,甚至还能够发现法条本身存在的问题,学习到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黄庆余老师给予我们的谆谆教诲。

6CDFE


结语

本次采访在黄庆余老师的殷切言语中圆满结束。在采访的最后,黄庆余老师为大家送上寄语:

希望同学养成锻炼的习惯,因为身体和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对人生遭遇任何不顺利的事不要太较真,事情总会过去的。祝愿山大所有同学身体健康、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