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智能垃圾分类——让校园更美城市更靓

发布日期:2020-08-3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项目概述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及环境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垃圾分类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8月8日到8月15日,山东大学法学院赴潍坊临朐垃圾分类队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的调研活动,通过在队员家乡的社会调查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意愿度与普及度,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推广“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的模式,向公众宣传垃圾分类的政策与知识,为后续志愿服务项目的进行收集数据资料,也为各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提供经验。

二、前期准备

为切实、高效地开展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活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2019年12月,团队参加青年志愿服务大赛,获得创意组一等奖。2020年7月完成了“互联网+” 校级初赛,完善项目概念,通过项目可行性测试;2020年7月10日至7月20日,组建团队,明确各团队成员的分工,修改完善项目实施计划;2020年7月20日至8月1日,完成志愿者招募工作和团队建设,并运用公众号、朋友圈等平台进行垃圾分类重要性的宣传;2020年8月2日至8月7日,团队经开会商议决定了具体行程,再次强调全体成员进社区调研的安全事项和调研内容。

三、线上调研

8月8日到8月15日,本团队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电子问卷,由团队成员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推广,邀请多省市的亲友、同学等进行参与。本次调查历时一周,共收集样本总数百余份,遍及山东、河北、广东等十余个地市,其中省内有效问卷54份,省外有效问卷45份。本次参与调查人群中,城市占比78.79%,乡镇占比21.21%,不仅关注了城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还前瞻性的将目光投向乡镇垃圾分类治理中;人群年龄有83.84%分布在18岁到30岁之间,1.01%分布在18岁以下,15.15%分布在30岁到60岁之间,整体呈现年轻化的特征,年轻人正是推广开展绿色环保的新型生活方式的主力军;人群学历中,研究生以上占比43.41%,本科占比43.43%,高学历人群较容易接受和学习新事物,其就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垃圾分类情况提供了较多优秀建议。本次调查形式灵活,涉及地域广,时间跨度大,参与人群多样化且具有代表性,收集到的有效问卷提供了许多高质量信息。


通过线上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生活垃圾的分类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还不够普及。大部分人对于垃圾分类这一社会公益行为还是比较赞同与理解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可以对于生活垃圾做到基本的正确分类,但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仅仅是停留在简单了解的程度,知道部分地市实行了垃圾分类及大体分类内容,但不能完全分清各种生活垃圾属于哪一类。由此可见一半的人对于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与分类细则还不够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与观念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还不够普及。


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以及团队调研收集的资料来看,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地区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一些地区没有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的阻力来自居民和政府两个方面。我们认为居民参与不足和垃圾分类知识欠缺这两个问题较为好解决。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较快的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同时也可以帮助居民在垃圾分类时更为便捷并且获得一定的利益。当居民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时,政策推行的难度将大大降低。而且目前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再利用的配套市场体系未形成以及居民分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当垃圾分类产业发展成熟,居民可以从垃圾分类的生活方式中获得一些利益,这样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应该会提高很多。


通过调研可见,绝大多数人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渠道是来自互联网,其中,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手机应用渠道了解相关知识的人群占比达7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互联网渠道是大家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在调查中显示,没有使用过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应用软件的人数占比约达63%,超过半数,偶尔使用者占比34.5%,经常使用者仅占3.5%。与此同时,有接近80%的被调查者的小区没有智能垃圾投放设备,这反映出垃圾分类配套措施建设的滞后,可以采取推广“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的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垃圾混乱问题,通过一系列积分兑换等激励性措施,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让垃圾分类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垃圾分类的热情。


根据问卷收集的结果,结合实际状况,在日后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可以做如下安排:第一,加大垃圾分离宣传力度,强化舆论氛围。目前对垃圾分类的推广力度不足,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并没有被广泛普及。为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新媒体手段,利用移动平台中的各大APP、公共交通媒体等曝光率较高的宣传手段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推广。第二,健全垃圾分类责任制度,完善相关法规。在全国性垃圾分离制度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地区需针对地方情况出台垃圾分类工作的相关办法,在立法上明确垃圾分类工作的必要性。第三,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产业化、系统化。国家财政需要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投入,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垃圾的终端分类处置工作,同时加强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畅通分类回收处置渠道,做好各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置工作。第四,加快城镇试点工作,明确垃圾分离奖惩举措。在各大城市、各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广泛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加强源头分类成效。

四、线下调研

除进行线上网络问卷调查之外,临朐县的四名队员实地前往已复课的临朐县技工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线下宣讲与调研。了解青少年群体中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程度以及对垃圾分类的意愿,为志愿服务项目收集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便于后续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




队员在实践基地举办垃圾分类宣讲会,借助科普视频、影视资料等青少年感兴趣的方式,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及法律法规文件,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推广垃圾分类相关的APP、公众号、小程序,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科学化程度,为初期垃圾分类提供科学指导,高效便捷的手机小程序使垃圾分类简单化,有助于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此外,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了一场“AI识别垃圾分类程序”的人机大战,在比赛中有效提高参与者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及了解度,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参与意识,通过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队员在线下共收集调研样本20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得如下结论:三四线中小城市15-18岁的青少年中超过97%的比例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了解途径主要为网络、电视、地推公益广告,但对具体垃圾分类知识知之甚少,70%以上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进行过垃圾分类。青少年对垃圾分类普遍持支持态度,认为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应在全社会积极推广。



调研中发现,在校园中实行垃圾分类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学校所在地政府的政策指引为首要问题,包括学校在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均闻令而动。此外,校园内没有配备垃圾分类专用垃圾桶;垃圾分类后转运、处理环节衔接阶段不畅,容易出现分类丢弃、统一处理的矛盾。

五、活动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在各个队员的家乡进行线上网络问卷调查、线下实地发放问卷、走访社区调查、咨询环保部门等形式广泛地进行社会调研,了解了目前各个城市垃圾分类的现状、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程度以及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愿。此外,根据社会实践中所获取的数据和资料,总结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待解决的问题、方法和建议,结合所学习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的学科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为生活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管理、文明行为促进方面的立法积累经验,在法律层面为全社会推进垃圾分类尽绵薄之力,提升山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



文/山东大学法学院赴潍坊临朐垃圾分类队

审核/张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