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法学院同学分享优秀学长学姐的宝贵经验,为同学们在本科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借鉴,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推出暑期优秀毕业生系列访谈。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2016级法英班孙昊学姐为我们分享其本科五年期间学习与生活各方面丰富的经验。
人物名片
孙昊,山东大学法学院2016级法英班本科生。本科期间担任班长、法学社社长、学术部负责人、2020级三班班级助理。通过英语专业八级、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等考试。曾获校级社会实践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将于山东大学法学院继续攻读诉讼法学硕士。
课内,她徜徉于各个领域的知识海洋,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学术方向;课外,她奋斗在学生工作一线,也在社会实践中拓展自我。从济南到青岛,她从不为自己设限,一步一步,勾勒出自己的青春画卷。
基础:养成习惯 做好规划
推免、专八、优秀毕业生……大学五年,孙昊学姐在学业上的成就令人瞩目。谈及学习英语的经验,她认为最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法英班英语专业课多为小班教学,课堂上,大家可以尽情张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能提高口语水平,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发散性思维,拓宽国际视野。“英语的时间更多放在平时,比如我早上会有听新闻的习惯。当英语变成一种能力,就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法学专业的学习。”面对英语等级考试,她会将复习任务分散在每一天,避免考前临时突击。例如早上练习英语听力、晚上回到宿舍限时完成英语阅读、有意识积累作文优秀词句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这一步一步的积累,帮助她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的高峰。
习惯落实于每一天的点滴,放眼长期的学习,孙昊学姐认为规划性同样不可或缺。首先我们要学好每学期的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思考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哪方面是自己热爱的。她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对于诉讼法学更有兴趣,推免时坚定地选择了诉讼法学。“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愿意去研究的专业。如果选择就业,自己也要有一个将来就业方向的规划。”日常学习与长远规划兼顾,孙昊学姐的学习之路走得扎实而坚定。
转折:敢于尝试 挑战自我
“参加学生工作是本科五年期间对我改变最大的事情。”小到班长、班助,大到法学社社长、学术部负责人,学生工作不仅为她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带给她改变和成长。大一下学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担任法英班班长。班级建设过程中,同学们给予她最大程度的鼓励和包容。“我很感谢五年中我们班的每位同学,一是大家对我的包容,二是大家对我工作的帮助。在班级的这份回忆对我来说很难忘,也帮我建立起了信心。”原本有些慢热内向的孙昊学姐逐渐开始表达自己,并在大二时期积极参与到青岛校区学生会的建设中。面对新校区各方面尚不完善的困境,她和部门成员一起探索,通过一次次的交流推动学生工作步入正轨。
谈及学习和学生工作之间的平衡,她坦言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挑战。孙昊学姐将学习时间更多放在了平时,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努力做到学习与工作兼顾。“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需要挤出时间完成各项工作。但当你熬过来之后,发现可以将两件事情平衡好,其实正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升。”伴随挑战,压力随之而来,孙昊学姐建议大家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排解压力的方式。她会通过向朋友倾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方法放松自己,也会有意识从自己完成的任务中寻找乐趣和成就感。“大家一定要找到一个压力的出口,避免影响到自己的心情,造成恶性循环。”
拓展:放眼未来 不设限制
从大一开始,孙昊学姐每个假期都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她看来,社会实践是将我们课堂上浮于纸面的知识真正落地的好机会。她在选择立项主题时,首先会考虑自己的兴趣。“兴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它是我们的原动力。如果强行选择兴趣不足的主题,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其次,她会从小切口入手,更多考虑选题的应用性,以小见大做出真正有社会价值的成果 。“大家在有精力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多做社会实践,探索自己的兴趣,对未来深入求学与职业规划都有很大帮助。”
本科期间,她并未局限于法学与英语专业,课余时间,她还通过了教师资格证等考试。她乐于去学习一切自己有兴趣的领域,给自己无限的可能性。“大学是个人充分发展的最好时期,在保证基本学科学习的基础上,想去做的事情就大胆去做,技多不压身。”在担任2020级三班班级助理时,她常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学弟学妹大胆尝试。“许多东西需要自己亲身去做,做了之后才知道是否能从中获得乐趣。看到你们想做又不敢做、缺乏勇气的时候,我特别想让你们勇敢地迈出一步。”她在不断的尝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探索未来的方向。
最后,学姐表达了对学弟学妹的鼓励和期望。“其实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内心开始的,你的能力远比你想象中要强。如果你不知道你适合什么,那就大胆去尝试。在尝试中找到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领域,然后在那个领域发光发热。”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勇气迈出舒适区。我们要敢于突破自我,在尝试与试错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文/陶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