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展现优秀毕业生的学业历程,分享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借鉴,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推出暑期优秀毕业生系列访谈。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宿舍全体推免读研的四位学姐——史亚男、胡甲婧、邓慧、沈戎向我们分享属于她们的推免故事。
从左至右为:史亚男、胡甲婧、邓慧、沈戎
宿舍名片
山东大学法学院2017级2班A112宿舍。史亚男,推免至山东大学诉讼法学专业。胡甲婧,推免至山东大学刑法学专业。沈戎,推免至厦门大学刑法学专业。邓慧,推免至武汉大学诉讼法学专业。
相遇在秋日,她们住在同一屋檐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离别在夏天,她们互道珍重,继续奔赴下一场山海。可夏天的风会永远记得,四位女孩轻盈而滚烫的心,鲜活又明亮的面孔,和在那些时光里肩并肩一起走过的路。
推免道路的选择——优秀是一种常态
“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我们的遇见开始于那个秋天。”一纸通知书,让四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女孩相聚在崂山脚下、鳌山湾畔。拖着行李箱迈入校门的那一天,阳光和今天一样和煦,她们当时都不知道,自己将在这所学校里度过怎样充实而难忘的四年。
刚入学的沈戎学姐似乎尚未看清自己的未来。读研还是工作、考研还是推免,这样一些在将来必须作出的选择离当时的她仿佛还很遥远。沉浸在高考结束、迈入大学的喜悦中,面对未知大学生活的新鲜感都让她无暇思考四年后自己到底将走向何方。同宿舍的史亚男学姐也怀着一种“体验”的心态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胡甲婧学姐、邓慧学姐一起,她们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比赛、担任班级职务、承担学生会工作,尽情地享受自由烂漫的校园时光,尝试一切想要尝试的事物。
邓慧学姐
尽管还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她们也没有在新鲜和忙碌的生活中丢失了方向。“即使是向着一个比较模糊的目标、模糊的方向,我们也没有彻底放松自己,还是以学业为主的,”沈戎学姐说道。除了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业,来自外部的契机也促成了她们对推免道路的选择。大一成绩并不特别出色的史亚男学姐在大二期间参加了一场模拟法庭比赛,由此获得了与大三的学长学姐们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我的成绩好像就在推免的边缘线上,我也不确定,最后能不能推免?”向学长学姐们提出这样的疑惑时,她收到了这样的回答:只要你努力去争取,就一定有机会。这些话仿佛为史亚男学姐拨开了通往远方的迷雾,让她的视野不再模糊,而是逐渐清晰起来。从那时起,她暗暗下定决心,尽最大的努力提升自己,积极地争取推免的机会。
史亚男学姐
优秀好像是会传染的。四位女孩从一开始进入大学的懵懵懂懂,到确立共同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似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期末月、考试周,总能看到她们背着书包往返于教室与图书馆之间的身影,听到她们专注而坚定的背书声。自然而然又顺理成章地,她们把优秀变成了生活的一种常态。
推免是一场心理战,而她们是彼此的城池营垒
“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们也在。”时间很快来到了需要真正作出抉择的大三下学期,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迷茫、焦虑,和突如其来的疫情。疫情打乱了所有有迹可循的计划,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不确定——夏令营推迟、名额缩减、考核形式改为线上……但身边有着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着的同伴,彼此之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对当时的她们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推免从来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除了学分绩点的硬性要求,还要及时掌握各个院校的最新信息、制作一份完备的个人简历、绞尽脑汁地写一篇恰当的个人陈述、准备和整理各种相关的证明材料……面对完全陌生的流程和令人应接不暇的信息,她们相互分享收集到的信息、相互推荐学长学姐的微信、相互解答彼此的困惑。
突发状况永远存在。史亚男学姐在考核的前两天晚上收到了南京大学要求进行线下面试的通知,接到南大通知的第二天,她又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线上面试通知。“当时整个人都是很慌的,我一直在焦虑怎样在去南京面试的同时去准备法大的面试,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室友们帮了我很多。”去南大的这场面试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同的是,她是被推着往前走,虽然急促、慌张,但所幸一直有室友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上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参加了学校田径队的沈戎学姐曾经短暂地失去过学业和比赛训练的平衡。大三上学期成绩的直线下降带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她哭着问室友——“我还能不能推免?”明明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明明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与挫折相伴而来的是自我否定,她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能力。“这一段时间我还是很消沉的,情绪一直很低落。这种情绪也影响了我的一些考试和面试,我总是会先入为主地否定自己。察觉到我心态上的波动后,我的室友们开始跟我谈心,开导、鼓励我,肯定我的价值。直到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证明了我自己,我才彻底打消了对自己的怀疑。”
沈戎学姐
遇到困难时为对方提供帮助、失落时从彼此身上汲取能量,在推免这场战役中,她们是彼此的城池营垒。
四年旅程到达终点,而你们的陪伴不可复制
“就此告别吧,水上的列车就快到站,开往未来的路上,没有人会再回返。”夏日的帘幕悠悠落下,这场四年的旅程也行至终点站。
通过了武汉大学预推免的邓慧学姐即将奔赴珞珈山下进一步深造,更加留恋家乡的史亚男学姐则选择继续留在山大读书,向往南方的沈戎学姐通过夏令营推免到了厦门大学,胡甲婧学姐则通过九推留在了满载回忆又拥有无限可能的山大。她们即将奔赴天南地北,把满载欢笑、汗水和心酸的回忆留在了青岛的风里。
胡甲婧学姐
“一定要明白,学习才是我们的主业。不要让一些琐事影响了你在学习上的专注,无论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感是一定要有的。”当问到对学弟学妹们有怎样的寄语时,胡甲婧学姐这样说。从大二到大四,她参加了三场模拟法庭比赛。模拟法庭对她来说是一种不可复制的体验。“大一阶段的我很难开口说自己是一个法学生,因为我学习到的一些东西跟我自己想要的一些法学上的能力好像差得很远。到大二大三参与到模拟法庭的比赛中后,我发现,我有自信说我是一个法学生了。在那样拉锯式的、沉浸式的模拟法庭备赛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法律技能,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汲取了很多可能单靠听课无法获得的一些能量。我一直对模拟法庭怀有感激和敬畏之心,于我而言,它是一种难以想象、不可复制的独特体验。”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感谢你们四年的陪伴,有你们的存在,才有了现在的我。我会永远记得四年里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上过的课、记得曾经一起许下的愿望——“永远轻盈,永远滚烫,不愿下沉,不肯下降。”
她们在青岛的海风里扬起远行的帆——在那大海的彼端,一定有空濛的彼岸。
内容源自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