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校园动态 >> 正文

“亦师亦友”访谈系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访法学院男神李忠夏教授

发布日期:2018-12-10    作者:     来源:     点击:

 

  作为老师,他能让一个个抽象的理论变得妙趣横生,以开放的心态在专业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作为学者,他以严谨求实的态度钻研学术,更秉持学无止境的信念;作为领路人,他乐意与同学们交流,以他的开朗随和感染着我们;他更是我们的明灯,从本科到博士后,从大陆到德国,从学生到学者,漫漫求学路上始终不变的是他对思想的执着追求。他便是山东大学法学院李忠夏教授。今天让我们同采访的的同学一起走近李忠夏老师,了解李忠夏老师从求学到从教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心得与感悟。




  峥嵘岁月  博观约取待薄发

 

问:请问老师您一开始研究宪法学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与民商法、经济法等热门的部门法相比,您为什么选择了研究宪法学?

 

答:实际上一开始研究宪法学也是比较偶然的事情。一方面因为我本科的时候是在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系,另一方面因为当时考研的话,像民商法、刑法,比较难。而且对于我们来说当时也没有那么多概念,像民商法学出来之后能挣钱,刑法学出来以后也能挣钱,宪法、行政法学出来之后不挣钱,那时没有那么多概念,当时想的就是找一个稍微好考一点的专业,能考上就不错了。所以后来就选了人大的宪法行政法,就考上了。应该说,选择宪法专业基本上是一件比较偶然的事情。

  但是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我们国家当时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出了齐玉苓案,我们这时候才发现宪法应该怎么用我们以前是没怎么搞清楚的。整个学术界对于这个案件应该怎么去面对、应该怎么去用宪法,作为私人之间的姓名权的侵害,能不能直接用宪法,法院在我们的宪法体制当中能不能直接适用宪法,这些事情都有待进一步展开研究。后来也出现了一系列跟宪法有关的案件,比如乙肝歧视案。从2000年到2005年这一段时间是我们国家宪法案件比较多的一段时间,包括强制婚检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还包括孙志刚案,孙志刚案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当时就觉得宪法很有意思,一方面发现宪法能够和实际的一些案子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就是它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对于宪法而言,如果能发挥作用的话,会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后来我就慢慢地对宪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当然韩老师给我们讲课也会讲一些案例,包括生命权的问题,死刑的宪法讨论的问题,安乐死的问题等等,兴趣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再后来就是考博士到了北大。到了北大刚好又有一个申请奔驰奖学金的机会,我当时就申请了,后来就入选了,就去了德国。在我们国家,平时不会出来一个事情就往宪法那里去考虑,但是到了德国之后,虽然一开始德语不太好,但是你会发现基本法——也就是德国的宪法——在电视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后来发现大大小小的很多事情都跟宪法有关系,它会影响到你的生活。比如说,我刚到德国的时候,德国有一个店铺法,所有的商铺在晚上8点以后都要关门,只有极个别的超市比如在机场、车站的超市还可以经营,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营业自由,我想干到几点干到几点,为什么不行呢?你能不能制定一部法律来限制营业时间。这些东西都和你生活是有关系的。还有就是动物屠宰法和宪法中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关系。因为《动物保护法》规定屠宰必须要麻醉,而伊斯兰的动物屠宰方式是不经过麻醉的,这是违反动物保护法的,但是在宗教里他们这种行为时符合宗教教义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动物保护之间又产生了冲突。你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方方面面很多关系都是跟宪法有关的。

  再后来,大约到了07年的时候又接触了关于魏玛宪法的讨论。魏玛宪法其实在整个世界宪法的历史上都是有里程碑意义的,明年是魏玛宪法的100周年。魏玛宪法时期,德国在国家宪法学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过一系列非常激烈的争论,后来接触到这些讨论之后你会发现,那个时候的讨论和我们国家的现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魏玛时期其实有很多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在当时就对魏玛宪法的宪法讨论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然后这个兴趣就激发起后来一系列的学术思考,并引导我在学术道路上一直走下来。总的来说,从2000年考研,然后一步一步再到17年对德国宪法学方法论产生兴趣,它是一个逐渐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不是在本科的时候就觉得宪法太好玩了,树立毕生的志向去研究宪法,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再之后就把宪法作为职业发展的方向,就是“上了贼船了”。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问:老师您的教育经历非常丰富,您能谈谈这些学习经历背后的原因和契机吗?

 

答:这基本上也是很偶然的因素,也是很幸运的。比如像我本科因为在西北政法,西北政法当时整个教学环境是非常宽松的,我上了大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经常说在西北政法前3年都是“混”过来的。结果等到大三快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工作不好找,也为了自己前途的发展,就选择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我想考人大试试吧,我是非常幸运的,就考上了。上完了人大研究生后又要找工作,当时工作又不好找了,竞争又比较激烈,自己当时也没有想好未来要做什么,对进入社会还是比较有恐惧感,所以又考了博士。我硕士生的导师韩大元老师说,“我有一个规矩,我自己的硕士生是不能考我的博士的。你已经在人大呆了3年,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你就考北大吧。”结果很幸运地又考上了,就去读了北大的博士。北大和德国奔驰基金有合作,因为我们当时很多宪法学的知识是来自于台湾的,台湾是来自于德国的。我就想有这么个机会,那就试试吧,结果又申请上了,就去了德国。之后找工作就到了山大,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这其实不是事先预设好的,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各种幸运,遇到了很多给予我很大帮助的老师。

 

 

   生学术鸿鹄之志

 

问:学术研究是一条漫长或者有些枯燥的道路,您是怎么保持对学术的热情?

 

答:做学术确实是一个相当枯燥的过程。我04年刚到德国的时候,有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每天早上9点钟到图书馆,晚上10点钟关门以后再回宿舍,基本上每一天都是这么度过的,当然礼拜天会休息。很多人可能会说大学老师其实挺轻松的,还有两个假期,除了上课都不用到学校来。一方面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时间支配上确实比较自由。但是,大学老师其实也很辛苦,如果有学术追求,那就几乎没有下班的时间,即便你在家里,一般都是从早上坐到晚上。很多人是8小时工作制,工作完了回家以后就会很轻松,如果不加班,按时回到家,可以看看电视,看手机放松一下。但是要做学术研究的话,只要你不睡觉醒着的时候,你的精神是放松不下的,总会时时刻刻有学术问题需要你去考虑,要琢磨学术文章。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枯燥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你真正能够坐得住,每天去考虑这些事情。

  我想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主要是靠兴趣,如果没有兴趣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的。一个人的学术生涯如果从35岁开始算起,到65岁之间,这30多年的时间里面,一直会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因为你总是会对自己写的东西不满意,或者是过一段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就会很焦虑,就需要去积累,去读书,然后再寻找新的想法,再把它写出来。写出来之后还要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当中你又在不断的自我怀疑,别人也会对你的观点提出质疑,总之是始终处于一种很焦虑的状态。你怎么去把这种焦虑的状态扛过去?我觉得能够支撑下来的只能是兴趣了。如果没有兴趣一般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如果没有兴趣,那么你读博士、做研究会非常非常痛苦,你这辈子就在痛苦、焦虑之中去度过了。所以说培养自己的兴趣非常重要,只有自己对学术特别感兴趣,觉得不做学术研究就非常痛苦,每天不看书就觉得很焦虑,睡觉也睡不安稳,否则不要轻易进入这个行业。这个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收效极其的缓慢。可能你积累了十年二十年,你的学术成果才会慢慢有点显现,但是你又会重新陷入到新的焦虑之中。无论你之前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你可能短暂的高兴一个礼拜两个礼拜,然后你会陷入新的焦虑之中:下一步我应该去做什么,下一步我的学术研究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问:请问老师做学术研究除了兴趣还有哪些品质是必备的?

 

答:第一个,首先是你要坐的住,勤奋是最重要的。在学术研究当中其实并不是最聪明的人会做得最好,尤其是人文社科这一块,它和理工科是不一样的。理工科是需要天赋的,你说你研究计算机、编程,研究物理,要是没有天赋你做不了这些东西。搞人文社科拼的不是说你有多聪明,而是说你真的能坐的住。如果你每天坐在那里大量的阅读,你就会发现问题,然后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去解决。阅读的习惯是最关键的。我在德国上学的时候,我经常在图书馆里见到王泽鉴先生。他每次去柏林的时候,自己就一个人拿着书在图书馆往那一坐,一坐就是一天,就在那里看书。他始终能保持一个阅读的习惯。像他这么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法学大家,还是坚持阅读,所以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就是始终保持一种谦虚的心态,或者说一颗赤子之心。学术研究总是需要一个新的起点,你这一段的研究做完了之后就要开发出新的研究领域,所以你总是需要在一个新的起点,再深入补充自己的知识,知识总是需要不断地更新。你如果说觉得我已经很牛了,我已经不需要再看书了,我就是奠基者,我说出来的东西就是经典,那这种心态是不行的。在学术研究当中学术真的就是无穷尽,“学海无涯”。像王泽鉴先生他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在这个年纪他仍然能像年轻的时候,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像年轻人一样在图书馆一坐坐一天,他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真正做到学海无涯。我想这两方面是最重要的,一个是阅读的习惯,一个是求知若渴的心态。

 

  生活中的宪法

 

问:大一新生可能觉得宪法离我们生活有点远,您对本科生的宪法学习有什么建议吗?

 

答:大一的课堂我一般第一节课就会讲宪法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目前我们国家宪法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推动,“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推进也是为了更好的对宪法加以实施,我们要对未来抱有信心。但合宪性审查的施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虽说我们现在宪法实施上还需进一步推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宪法的实施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在课堂上举过很多的例子,其实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和宪法有很大关系,只是我们同学感受不太到而已。所以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感受,如果宪法能够给得到有效实施的话,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包括前几天我们看到新闻说,重庆出台政策学生考大学需要政审,我们最近又看到一个新闻,当事人如果不合法信访,比如闹访等等,会被列入失信名单,他们的直系亲属包括找工作、上学是要受到影响的。遇到这些问题,你从宪法的角度应该怎么去思考,这个东西出台会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什么样的限制,是不是合乎宪法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从宪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学生要有宪法意识,宪法意识就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援法而言,你认为这个事情不合理,你要说出道理来,为什么不合理。我们是法律人,法律人要说出道理就要看宪法是怎么规定的,在宪法规定的框架下,我要怎么对宪法进行解释,我应该怎么结合宪法,对当下的一些事情,进行反思或思考。只有这样,我认为宪法意识才能培养起来。

 

   致青年法学生


问:您对于法学生写论文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答:我一般都不鼓励我的研究生很快去写论文,我一般都是鼓励他们从读书开始。他们自发的去做读书会,如果邀请我的话我有时间也会去参加。但是他们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的“我自己想去读书”的意识。你要先从读书做起,如果一本书都没有读的话,那你怎么去写文章呢?你说我靠自己想一想,或者你说我读了两本书我就想去写出一篇惊世骇俗的文章出来,这是无视法学在我们国家都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在其他国家已经发展上百年的历史。我们经常会有段时间感觉某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自己觉得很有灵感,也有了一些思考的心得,但实际上你的这些思考,国外或是我们原有的研究可能大概率都已经研究过了。学术研究一开始一定要有一个谦虚的态度,你要先看看别人是怎么研究的,一定要先把积累做到,如果积累做不到的话那你学术研究基本上是没有办法进行的。

  在积累的过程中一定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我们的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实际上还是太轻松了。比如我听说在美国的话一门课每一个礼拜上课之前你可能需要读200-300页的阅读资料,一个礼拜有4-5门课的话你这一周的阅读资料可能就会达到上千页。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的研究生一个学期、一年能不能读这么多?我对德国相对比较熟悉,我在德国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基本上图书馆每天都是满的,大部分都是本科生在里边。他们(本科生)要考各种各样的考试,他们要进行案例分析,都需要到图书馆里,每天基本上都是在那里坐一天,中间出去上课,上完课再回来,要阅读大量的阅读材料,在德国读法律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我现在上课,如果要给我们的同学布置一点阅读材料大家可能就受不了了,就觉得我上课啦听一听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课后去读阅读材料,考试的时候给我指定一个教材我来背,花一个礼拜的时间,这一个礼拜我就不睡觉了,这样我的考试就能通过了,不要给我搞太复杂的题,不要让我在教材之外自己去找答案,我就需要背,你就告诉我知识点在哪里我把它都背过来。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可以的,对于一个法律人而言功夫其实是在平时。对我们老师来说,当然是想让你们分数越高越好,让你们越轻松越好。但是如果平时你功夫下不到,你考试考的分数再高也没有用。只有说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看很多的东西、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之后,慢慢你才能真正的有一些积累,才能逻辑清晰的去分析一个案件。如果平时没有积累,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那么你写出来的东西就会非常空洞和幼稚,这样的东西写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经常会有研究生跟我说,老师我写了一篇文章,你帮我指导指导吧,通常我都会告诉他不要着急去写,先做一些阅读,如果有兴趣的话到博士阶段再写。当然这会有一个矛盾,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保研、考博士都会要求你有文章发表。我觉得对博士审核,你不要去看他发表了多少文章,最重要的是看他最实质性的研究计划。你的研究计划到底有没有真正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做好文献综述,有没有一个大概成熟的思考框架和研究方法,这在你的研究计划里都会看的清清楚楚,而不是说你花钱去发了一篇什么样的文章,这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未来我们可能会慢慢改变以前这种不好的一个指挥棒让大家去写一些没有意义的文章来保研、考博士。即便你可能因为要保研而不得不去发文章,但是你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够放松。你不能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发一些很无聊的文章为了应付保研,你要真正意识到学术这个东西是要下苦功夫的,这样才会有意义。

 

问:学习和学生活动的兼顾与发展。

 

答:大学应该是自由的。你应该按照你的兴趣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参加社团就参加社团,想参加学生会就参加学生会,不要很机械会很功利的去选择一些事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我们那个时候就比较幸运,相对来说环境比较宽松,没有那么平时的考核分,保研的也没那么多,平时学习与最后考研是相对分开的,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平时可以自由一些,最后考研的时候拼一把。现在的情况变化了很多,这要求一方面你要现实一点,不能活得过于理想;另外一方面你要知道正确的路,你要知道什么事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这可能需要你尽快去设定一个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方向。你可以做一些现实的选择,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东西,比如你计划将来要出国,那就时刻不要忘了对英语的学习,对自己的未来的计划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我要申请去剑桥牛津哈佛耶鲁,那我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在这种情况我要考虑我的目标怎么样去进行。如果你计划的好,你总是能找到额外的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你就可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一些事情,把这些时间投入到里面去。人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按现实的要求去走,一条是按照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去走。这当然很不容易,它会让每个人一天过得非常的紧张,它会把你整个的生活弄得满满当当的,精神的压力可能会比较大。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刚才讲了其实大学生活谁都不会过得很轻松,在美国在德国他们的本科生活也都过得很辛苦,而这一段时间的辛苦其实是值得的。

 

 

问:您平时是怎么选择阅读的书籍的?

 

答:我想不同的阶段可能是不一样的。在刚刚进入到学术门槛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不知道未来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方向是什么,会选择什么样的路。在法学的体系里边,有不同的学说和理论脉络,这需要你自己去选择,最初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会选择哪一条路,所以说在一开始的时候一定都是泛读的,你会找大量介绍性的东西,你会把每个理论尽可能的都去涉猎到,会了解到他们到底在讲什么。但是当你进入到一个学术的稳定期的时候,你大概知道自己相信什么,什么样的理论可以去说服你,这个时候你的阅读就会做一定的限缩,会集中于选择自己喜欢或者能够说服你的一些研究的文献。当然你也要看其他观点相反的文献,就是要看对你选择的这条学术路径批评的声音在哪里,反思的声音在什么地方,你不能陷入到自己的逻辑中难以自拔,总觉得这一套理论就是对的,这个是不行的。这个时候你的阅读肯定是更集中的,你的问题意识会更强。等到再进一步的阶段你对相关的学术理论学术脉络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这个时候你的阅读就可以更专门化一些,深耕某一个领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入阅读。所以在不同的阶段阅读的面和阅读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一定是“墙头草”式的阅读,我自己在一开始读书的时候读完卢梭感觉卢梭讲的太有道理了,读康德感觉康德讲的也很有道理,再读霍布斯又感觉霍布斯讲的也很有道理,你读完每一个人都会觉得每一个人讲的很有道理,但是有的时候他们的理论是会相互冲突的。比如说我们在宪法学里,读凯尔森就会感觉凯尔森讲的很有道理,再看施密特批判凯尔森,感觉批评的也很有道理,再看凯尔森反过来批评施密特,也很有道理。一开始你是很难确定自己的判断标准的,这就需要你在阅读时候要发现问题。不要一开始就相信,不要迷信权威。每一个人讲的都是有自己知识局限性的,你要尽可能的反思,他讲的这些东西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或者说我没看懂的地方是什么?有一些没看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记下来,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看懂的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太多意义,没看懂的东西才有意义。没看懂的东西就意味着它是你现在目前还不了解的,知识积累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如果你不懂的话你就要找相关的文献把你心中的疑惑解决掉,这样就促使你去找新的东西,新的素材,新的文本去读,这样才会有一个不断的促进的作用。同时你一定要把心中的疑问记下来,老师讲课过程当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甚至是有怀疑的地方,不要担心你的怀疑是幼稚的。一定要带着疑问,带着发现问题的心态去阅读,去思考。

 

 

问:有什么适合我们法学生阅读的法律类图书吗?

 

答:你们现在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更广泛的去阅读。从宪法的角度来看,比如说《联邦党人文集》是经典中的经典,国内的林来梵老师的《宪法学讲义》,他的宪法学教材别具一格,想要了解历史的话,可以去读韩大元老师的《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还有张翔老师的《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等等。如果你去扩展阅读的话,推荐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去读一下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了解在传统中国法律是怎么样的,还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等这些相对来说是比较经典的一些文献,推荐你们去读一下。当然,这个阶段还是要按照兴趣去读比较好。

 

 

编者按:从李忠夏老师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法律人独立思考,冷静探索的精神。“治学之路,困苦良多,以苦为乐,真理始得。”宪法从未远离人们的生活,忠夏老师用他的言传身教和幽默风趣让同学们爱上宪法学。有幸曾蒙忠夏老师教导,大一时老师课上妙语连珠,趣味横生,其理性之精神浪漫之情怀仍历历在目,从先贤故事到时政热点,一一为我们讲述,均能贴合课堂,切中要点。时至今日,仍记得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嘱托希望,时刻激励着我们在法学海洋中遨游而不懈前进。

 

 

 文编/董佳璐、裴悦彤、刘静

视频、图片/裴悦彤、刘世宽

内容来自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生联合会学术部

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生联合会宣传部

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