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忠夏 教授
Email:zhongxialee@163.com
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柏林洪堡大学)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2018)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6)
教育背景:
09/1996——07/2000 本科:西北政法学院行政法系
09/2000——07/2003 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
09/2003——07/2007 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
09/2007——05/2010 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
10/2004——08/2010 德国博士:获奔驰奖学金赴德进修,柏林洪堡大学;导师:Prof. Ingolf Pernice
2010年10月至今:任职于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1.01: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2015.09: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破格)
社会兼职:
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
宪法学方法论、宪法变迁、宪法教义学、国家所有、公共财产、土地制度、基本权利等
其他信息:
代表性项目:
1.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宪法释义”主持人(2017)
2.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中国宪法学方法论反思”主持人(2013)
3.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法治化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对策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09)
4.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法律规制”主持人(2017)
5. 中国法学会项目“基本权利的社会功能”负责人(2014)
6. 山东大学青年自主创新团队项目(社会管理创新与人权保障)子课题负责人(2012)
7.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宪法学说史”参与人
代表性成果:
一、权威期刊
李忠夏:《法治国的宪法内涵: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载《法学研究》2017年第2期;
李忠夏:《宪法教义学反思:一个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载《法学研究》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卷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李忠夏:《农村土地流转的合宪性分析》,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4期;
李忠夏:《中国宪法学方法论反思》,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2期;
二、法学类期刊
李忠夏:《政治与宪法关系的时代思考:中国“政治宪法学”的解读与评析》,载《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
李忠夏:《同性婚姻的宪法教义学思考》,载《法学评论》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卷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李忠夏:《宪法上的“国家所有权”:一场美丽的误会》,载《清华法学》2015年第5期;
李忠夏:《“国家所有”的宪法规范分析——以“国有财产”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类型分析为例》,载《交大法学》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卷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
李忠夏:《从制宪权角度透视新中国宪法的发展》,载《中外法学》2014年第3期;
李忠夏:《基本权利的社会功能》,载《法学家》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卷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李忠夏:《作为社会整合的宪法解释:以宪法变迁为切入点》,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卷201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李忠夏:《宪法学的教义化——德国国家法学方法论的发展》,《法学家》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卷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
三、其它期刊
李忠夏:《发展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人民日报》2016年12月7日海外版;
李忠夏:《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6期;
李忠夏:《人性尊严的宪法保护——德国的路径》,载《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4期;
李忠夏:《百年前的德国宪法现实》,《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李忠夏:《人权条款的宪法解释》,载《人权研究》第12期(2013);
李忠夏:《国家安全与人性尊严:伦理问题的法教义学解决路径——评联邦宪法法院“航空安全法”判决》,载《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五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忠夏:《德国宪法的发展状况》,载《宪法与行政法治发展报告2005——2006年卷》,2007年12月;
李忠夏:《德国国家法学2007年研究综述》,《中国宪法学年刊2007》2008年;
李忠夏:《论宪法平等权的内涵——以平等观念的发展为视角》,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李忠夏:《试析“宪法平等权第一案”》,载《中国宪法事例研究(1)》,2005年8月;
李忠夏、姚来燕:《行政诉讼体制改革(三):哪些是“民告官”的法律依据》,载《工人日报》2004年5月;
李忠夏:《“纠偏行动”所引发的平等保护问题》,载《宪法与港澳基本法理论与实践研究-纪念肖蔚云教授八十华诞志庆集》,2004年9月;
四、译文
李忠夏、王媛媛译,“罗马法与公法”,载袁曙宏主编:《公法学的分散与统一》,2007年3月;
Ingolf Pernice著,李忠夏译,《欧洲和国家宪法法》,载韩大元主编《比较宪法——宪法文本与宪法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五、专著
Die Möglichkeit der föderativen Gleichheitin China – Vor dem Hintergrund der deutschen Erfahrung, Hamburg 2010,ISBN 978-3-8300-5463-4.
荣誉与奖励:
1. 中国法学会第六届青年法学论坛二等奖(《社会转型与宪法变迁》)(2011)
2.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七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宪法学方法论反思》)(2012)
3.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从制宪权角度透视新中国宪法的发展》)(2014)
4. 山东省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中国宪法学方法论反思》)
5.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九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农村土地流转的合宪性分析》)(2016)
6. 山东省第三十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宪法学方法论反思》)(2016)
7. 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提名奖(《农村土地流转的合宪性分析》)(2016)
8. 第五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提名奖(《法治国的宪法内涵——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2017)
9. 山东省第三十一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农村土地流转的合宪性分析》)(2017)
10. 第一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三等奖(《农村土地流转的合宪性分析》)(2017)